旅人嚮往到冰島旅行,因為冰島相較於其他國家,極端的景觀及其獨特性,能提供給旅人更多層次的旅行體驗。2010年,來訪冰島的遊客數量不到50萬人次 ; 到了2016年,遊客數量已經成長到了180萬人。今年2017年,冰島外國遊客數量預估將創下歷史新高,來到230萬人次。但是你也許都忘記了,冰島只是一個人口僅有33萬的小國而已。觀光熱持續發酵,小小島國,如今無論走在哪裡,都是遊客的身影 ; 公路上滿街跑的,都是遊客的租車。有時候我覺得,這個國家已經不再是冰島人的,而是觀光客的。
從第一次踏上冰島這塊土地,直至今日,短短幾年的時間,我親身感受了這波遊客激增的速度,以及目睹了這座島嶼因為觀光發展所帶來的急速改變。冰島雖然依舊美麗也充滿魅力,但對我來說,飛越式成長的觀光客,讓原本純樸寧靜的島國變得太熱鬧,其所造成的影響,讓冰島的樣貌逐漸失去它原本的風味,似乎有點失去了它原本該有的靈魂了。
這篇文章主要是想探討冰島觀光熱潮所帶來的正負效應,對冰島居民生活,及生態環境的衝擊。身為旅遊業一份子的UNLOCK ICELAND,也許能夠做點什麼?
_
_
#
「冰島風」如何吹起 ? 冰島最獲得哪些國家的青睞?

最近這一兩年,旅遊彷彿吹起了「冰島風」,遊客激增可歸因於人們對冰島這個國家的認識與日俱增。
最近幾年,冰島這個人口僅33萬的小國,卻屢次登上國際新聞版面:2008年的金融危機、2010年的Eyjafjallajökull火山爆發、2016年冰島總理捲入巴拿馬文件的醜聞、同年夏天的歐洲盃足球賽,冰島以黑馬姿態打入四強賽等,無論是好新聞、壞新聞,都趁機讓冰島成功搶上了國際媒體版面,增加曝光率。
除此之外,許多熱門電影、電視影集都不約而同地來冰島取景拍攝 ; 台灣的「食尚玩家」、韓國的「花漾青春」等綜藝節目也以冰島為主題,踏上冰島這塊土地。再加上Icelandair、Wow Air 一 冰島兩大航空成功的行銷、促銷策略,等同畫大了冰島旅遊業的餅。
你我之間,有關冰島的網路文章、美景照片在社群網路上瘋傳、親朋好友出訪冰島的照片、旅遊分享文等,讓冰島在短時間內,已不再只是個遙不可及的國度,而是越來越平易近人。
根據2016年的統計,來訪冰島的遊客,依國家分類,前五名分別為美國、英國、德國、法國及加拿大。中國則是位居第六名。但根據UNLOCK ICELAND的觀察,2017年來訪冰島的亞洲遊客中,台灣及香港人的比例明顯增加了許多。
#
旅遊業是如何在冰島金融危機、火山爆發後,成功振興冰島經濟?

冰島9年前經濟曾陷入嚴重危機,2008年國家三大銀行宣告破產後,冰島克朗大幅貶值、銀行存款流失、人民失業、貸款而來的房車沒了,讓這個天堂般的國家瞬間墜入了地獄。不幸中的大幸,旅遊業在此時悄悄萌芽,危機中拉了冰島一把。
冰島長久以來的經濟收入一直是仰賴漁業及重工業,旅遊業的崛起,支撐起了當地的經濟,近兩年更成了這個島國最迅速發展的產業。冰島失業率在面臨2008年的金融危機時,曾攀升至9.3% ; 然而,近兩年冰島旅遊業的興盛,讓國家失業率在2016年一度急降至1.9% 一一 旅遊及相關產業所創造的就業機會,確實功不可沒。
冰島旅遊業的急速發展,許多當地人豪不猶豫把握住機會,以全職、兼職、季節性的方式投身旅遊產業。身旁就有許多認識的冰島人,這一兩年來,紛紛將購買來的房產將其當作民宿出租給遊客 ; 鄉下地區的許多農場,也看準這波遊客商機,多管齊下地在自家農場的土地上興建民宿、蓋餐廳,以及提供遊客騎冰島馬等活動 ; 許多小漁村的漁民,也在特定季節投入出海賞鯨、冰洞探險的帶團行列,季節過了,再回去做老本行。無論以何種方式,旅遊業無疑地同時讓城市及偏鄉地區的冰島居民收入增加,促進各地區的經濟發展。
根據2016年的數據顯示,全國已有22,000人投入旅遊相關產業,相當於佔了10%的冰島勞動力人口,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。冰島旅遊業透過產業與產業間環環相扣的緊密關係,不僅為冰島人民提供了許多就業選擇,也帶動了建築、通信、住宿、娛樂、餐飲等眾多行業的發展。許多大型企業如今也面臨勞工短缺,需要向其他歐盟國家的人才招手,才能填補職缺。
#
然而,這突如其來的觀光熱潮,對當地人帶來了哪些負面影響?

旅遊業興盛,讓曾經國家破產的冰島,如今靠著旅遊業重振經濟 ; 國家的失業率創下歷年新低紀錄,這些無疑是再好不過的事,但是看著自己最初認識的國家、居住的城市短時間內變化如此巨大,我嚇到了。有點難過、有點感慨,我覺得這些改變,並不是我與眾多冰島人所樂見的。
冰島的遊客絕大多數來自美國、英國及其他歐洲國家,也許是為了讓這座城市更國際化、更貼近人,許多已經成功經營多年的在地商家被迫退場,讓原本鮮少國際連鎖品牌的冰島,光是這一年多來,已經引進了美國甜甜圈連鎖店Dunkin’ Donuts ; 本土咖啡店Café Mezzo 被換成英國連鎖品牌Hard Rock Cafe ; 丹麥果汁連鎖店Joe & The Juice成功坐鎮市中心 Laugavegur大道 ; 另一間我與許多冰島人都深愛的老字號咖啡店 Tíu Dropar,去年夏天也被房東突然告知租約不續,店面早已變成越南餐廳。
越來越多的當地特色商店,已經默默換成紀念品店,奪去這個城市原有的獨特風貌。每一間店都在賣大同小異的商品,走到哪裡,puffin絨毛娃娃都無所不在 ; 據傳幾間當地人最愛的Live音樂酒吧,地主有意停止租約,把整個區塊改建旅遊業相關場所。
來到雷克雅維克市中心的Laugavegur大道,最誇張的時候,會發現八九成以上都是觀光客 ; 超市採買完一圈,卻鮮少聽到講冰島語的人。有時候我經常在想,我究竟是身在何處呢?
龐大的遊客量造成了環境的擁擠,也大大影響了冰島人的出遊選擇:藍湖溫泉曾經也是當地人偶爾會前往泡湯的地方,門票變貴、遊客不確實淋浴、溫泉不再清幽,冰島人寧可前往自己知道的秘境天然溫泉池泡湯 ; 許多免費景點如今變成需徵收門票或停車費,也讓當地人決定避而遠之,原本屬於冰島家庭假日踏青的好去處,如今變成清一色的遊客進駐。
此外,觀光人潮帶來的效應之一,是價格的提升。短時間內,冰島許多咖啡店、餐廳、路邊攤、遊樂場所,價格同步上漲: 冰島原本美國科林頓前總統吃過的熱狗一份400ISK,現在變成420 ISK ; 相當受遊客歡迎的游泳池,入場門票從原本的 650 ISK 漲到 900 ISK ; 市中心的Hallgrímskirkja教堂,登頂門票從 700 ISK 變成 900 ISK。
雷克雅為克的租屋、買房市場更是因為旅遊業興盛,如今相當吃緊,感受最強烈的,是住在首都地區的普通老百姓。面對這突然爆發的旅遊潮,當地居民為了向錢看,紛紛把自己的房產變成Airbnb。合法的飯店、民宿,以及Airbnb零零總總加起來,光是雷克雅為克就有超過2000間的住宿可以選擇。但是你知道嗎? 雷克雅維克的人口也才僅僅12萬而已。相當於每60間房子,就有1間用於觀光出租,越靠近市中心,承租比例越高,Airbnb讓雷克雅維克的市民幾乎找不到房子住,諷刺的是,飯店及民宿卻仍是一間一間的蓋。
在冰島唸書的德國朋友曾經提過,他的房東說,他有三天的時間不能住在家裡,因為他的房間要租出去給遊客,要他三天後再回去。現在的雷克雅維克,類似情況的例子很多,這種只是短期被趕出自家門的還算幸運,更多的情況是,原本住的好好的房子,被房東提前解約,說要收回房子當作Airbnb使用。許多冰島人因為這樣子沒了房子住,想要尋覓新房,卻面臨租屋市場嚴重短缺及高租金的困境。舉例來說,一間位於市中心的公寓,一個月的租金至少25萬冰島克朗起跳,早已不是一般冰島單身小資族所能負擔的。
大量的遊客也造成了如今的冰島公路上交通亂象多。來訪冰島的旅人,約一半左右都會選擇租車自駕。冰島公路有許多的圓環,離開首都雷克雅維克後的公路,雙向只有一線道,道路也都不寬。許多遊客不熟悉冰島的路況,不瞭解冰島的道路交通法規,在過圓環時與別台車發生擦撞、在公路中央隨意停車拍照,這些遊客造成的「交通亂象」,不僅危險,也已經造成了當地人對遊客的觀感與困擾。
商業化效應正壓迫著居民的生活,觀光客成了當地普通居民的負擔,住在雷克雅維克的冰島人,從原本開心接納觀光客,至今部分民眾已經開始心生反感。雖然面對遊客,大多數的冰島人還是選擇以友善與微笑應對,但是面對過於「熱鬧」的社區、無所不在的觀光客、齊聲喊漲的物價、租屋的昂貴租金,自家街頭巷尾來回接送遊客的遊覽車業者車輛,讓許多冰島人寧可搬到郊區,遠離雷克雅為克市中心。面對這一波歷年來最爆炸的旅遊潮,冰島人相當有感。
#
民間不夠積極、政府政策慢半拍 :遊客的不恰當行為,傷害已經造成

今年的遊客量若真如預期突破230萬人次大關,這數字將會是全國33萬人口的7倍之多,遊客數量遠超越全國人口的數量,光想就覺得恐怖。而更讓UNLOCK ICELAND心慌的是,根據長期的觀察,與遊客接觸的第一線人員 (租車公司員工、旅館民宿業者、當地團嚮導等) ,對於遊客安全宣導以及冰島生態環境的基礎教育並沒有確切落實,政府單位對於相關法規的制定也後知後覺。民間不夠積極、政府政策又慢半拍,面對飛越式發展的旅遊產業,冰島並沒有完全準備好,旅遊業早已對冰島當地居民以及生態環境上造成傷害。
首先,面對民間Airbnb全國氾濫,雷克雅維克的市民找不到房子住,打壓偏鄉地區的正規飯店及民宿住房率,冰島政府終於在今年年初通過了最新的Airbnb法案,限制屋主在Airbnb上出租的天數,以及獲利金額的上限。然而,這樣的作法,是否真能有效地改善居民的住房問題? 該由誰來取締、監督? 即便法案通過了,至今也尚未有一個明確的答案。
根據統計資料,去年夏天,冰島每十台車中,就有一台是租車,路上暴增的交通工具留下的碳足跡,對環境無疑是一大影響。遊客對冰島道路法規及路況不熟悉,租車公司在與民眾簽租賃合約及交車的同時,普遍未盡到教育責任。開車在路上,經常看見未開車燈的車輛,明顯地,租車公司連最基本的「在冰島,24小時須開車燈」的法規都未告知。面對如今滿街跑的遊客車輛,不遵守交通規則的遊客,不僅遊客自身,也讓冰島國民的安危有所堪憂。
遊客開車駛離路面 (Off Road Driving) 所造成的環境破壞,也是當局應該要重視的問題。冰島因地形特殊,土地相當脆弱,因此在冰島,無論何種車款,駕駛都務必將車子行駛在正規道路上,冰島法律也有嚴格禁止車輛在道路以外的地面行駛。曾經有遊客異想天開的把車子開上火山口,但最後卻卡在半山腰動彈不得。遊客不恰當的行為,在火山上留下了深深的人造痕跡,除非刻意人工修復,不然就算數十年也不會消退。另外,駛離路面對路邊的植物,冰島脆弱的自然生態損害非常大,由於氣候因素,冰島苔等野生植物的自我修復期有時甚至需要數十年。雖然若運氣不好被抓到駛離路面會被開罰,罰金也著實高的嚇人,但如何避免遊客因無知,一二再,再而三的違反法規,各單位對於遊客的基本宣導需要再加強,也應該確實落實。
另一項廣泛存在於旅遊業興盛的國家的問題,冰島現今也無法倖存的,那就遊客恣意破壞的行徑。冰島的景點大多有標示哪裡是可以行走、哪裡是禁止踐踏的。然而,許多遊客為了找到最佳視角,為了拍攝美麗的照片,穿越護欄,踐踏在護欄外的植物保護區內 ; 或是為了一時的好玩及方便,自私魯莽地在景點塗鴉、丟垃圾,看到水就當作是許願池投擲硬幣、看到橋就在上面掛上愛情鎖。
遊客會前往的冰島景點,目前都沒有配置工作人員在現場,制止遊客各種大搖大擺的脫韁、破壞行為,完全只能靠冰島民間單位、隨車導遊的勸導教育,以及遊客本身的「責任感」與「自制力」。儘管我相信大部分的遊客都願意善盡「責任旅行」,願意當個守規矩的旅人,但是當進入國家的遊客數量超過了該環境的承載力,環境與自然生態被破壞的機率就會無可避免地提高。
眼看同樣是遊客爆炸的歐洲旅遊聖地 一 義大利威尼斯、西班牙巴賽隆納 一 居民都曾因遊客過多,不堪其擾而上街頭抗議。冰島在觀光業的正負衝擊下,一旦對產業充滿期待與包容的粉紅泡泡被戳破後,冰島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居民走上街頭的國家?
#
亡羊補牢,嚴峻的挑戰正考驗著冰島旅遊產業及政府

儘管遊客數量暴增,冰島旅遊基礎建設仍普遍不足、不少公路的品質堪慮、許多地區的旅館民宿供不應求,造成遊客在夏天來訪冰島,會面臨沒地方住 ; 在冬天來冰島,會面臨沒地方上廁所、沒地方吃東西的窘境。
冰島面對大批遊客來訪,基礎建設的興建與修復是必須的。此外,建立一套健全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,並讓民眾在出發前能有效獲取更多當地情況資訊,在當前看來更是刻不容緩。冰島預計在不久的將來,將會採取一些措施來控管遊客的數量,可行的方案之一就是向遊客徵收更高的旅遊稅金,讓原本對遊客來說已經不是那麼便宜的冰島,未來會更加昂貴,再利用徵收來的稅金來提升冰島旅遊相關的基礎建設,保護、修復當地的生態環境。
如何在冰島居民的生活,生態環境、觀光熱潮及錢潮中找到一個平衡點,相信是冰島民眾及政府急需正視的問題,亦是冰島觀光政策推動需持續思考的方向。冰島官方也在近日表示,冰島在未來的幾年,要追求的,已不再是更多的遊客數量,而是放遠目光,將重點放在永續發展,並讓整體旅遊產業在專業與品質上提升,帶來更多的附加價值。
#
那麼,同樣身為旅遊業的一份子,UNLOCK ICELAND 能做點什麼?

如何控制冰島急速成長的旅遊潮及其帶來的諸多影響,勢必是冰島人民及政府單位需要面對的艱難課題。UNLOCK ICELAND 身為旅遊業的一份子,也相當重視這行業與當地人的關係、以及其永續發展性。長久以來,我們都希望藉由無論是官網的文章,還是 FACEBOOK上的 po 文,在旅人出發前,帶給人們正確的冰島知識與生活、文化上等多元的資訊。我們所強調的,一直都不僅是冰島的旅遊攻略、美景與極光,而是從在地者的眼光,從更深入的角度,帶人們去從不同層面去認識冰島這個國家。
UNLOCK ICELAND 的在地私人導遊,亦是以身作則,每次帶團,都善盡安全及環境教育的告知義務。主打私人小團制,不僅能親自照顧到每個人,也能將旅遊品質顧到最好。我們期許,藉由我們的帶領與講解,你的冰島旅行不再只是拿著攻略,開車到景點打卡拍照而已。而是,旅人們能夠去觀察自己錯過的細節,聆聽這片國土的故事,從而對自己此刻置身之地有了新認識。
喜愛一個國家,應該不光光是你眼睛所看見的,而是綜合了你所理解、聽聞、體驗、感受的一切。唯有從不同角度去細細品味冰島,才能真正融入在這塊土地。UNLOCK ICELAND深信,如果當大家對於冰島的認識不再只侷限於所謂的「必吃」、「必去」、「必買」,旅人們才能在尊重環境與自然,不造成當地居民困擾的前提下,展開一段「負責任」的體驗大自然旅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