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結婚」,對很多的人來說是一輩子的大事,是人生的一個里程碑。可以花時間慢慢尋覓那位對的人出現,但絕不能在人生的藍圖中缺席。一旦有了孩子了,婚更是要結,不然一定會成為左鄰右舍議論的話題。在多數民風保守的地區,「先上車後補票」都免不了一些輿論八卦了,更何況是「上了車還不補票」的冰島?
「結婚」,對很多的人來說是一輩子的大事,是人生的一個里程碑。可以花時間慢慢尋覓那位對的人出現,但絕不能在人生的藍圖中缺席。一旦有了孩子了,婚更是要結,不然一定會成為左鄰右舍議論的話題。在多數民風保守的地區,「先上車後補票」都免不了一些輿論八卦了,更何況是「上了車還不補票」的冰島?
在冰島,「未婚媽媽」是常態。 根據 2017 年的最新統計顯示,71.2% 的冰島嬰兒是在父母親沒有締結婚姻的情況下誕生的,比例全球之冠,法國則以 59.7 % 排名第二。
在西方主流社會以及亞洲,「非婚生子」可能是一個涉及「恥辱」的話題。究竟是什麼原因讓「不婚思想」在冰島取代了傳統的婚戀及家庭模式,成為社會的主流呢? 冰島獨特的婚姻觀、家庭觀,今日 UNLOCK ICELAND 就來帶你一探究竟。
–

.
1.
無論爸爸媽媽的關係如何,孩子得到的親情和溫暖不會少
有人說,「結婚」是給小孩子一個完整的家。但是,在冰島人的觀念裡,「生兒育女」和「婚姻」是獨立的兩件事 :爸爸媽媽選擇不婚、分手或分居,對於孩子而言都不等於生長在一個「破碎的家庭」。
冰島人雖對婚姻沒有太大的責任感,「為了孩子而在一起」也不是冰島人信奉的價值觀,但是對子女關係卻相對重視。無論小孩的父母親相愛或分手、結婚或沒有結婚、同居或分居,都能照樣扮演父職母職,參與孩子的成長。
.

西方有一句諺語: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,意思是說,拉拔一個孩子長大成人,需要一整個村莊的努力。這句話反映了當今的冰島社會:在冰島,小孩出生的養育責任不僅是落在父母親肩上而已,而是所有家族成員 一 爺爺、奶奶、阿姨、叔叔等親戚,都會盡心力一起撫育、培養這個孩子長大。
全冰島三分之二的人口都居住在雷克雅維克首都區,人口高度集中的特性,家族成員幾乎都住得很近。小孩自小就能與整個家族成員保持親密且良好的關係,在眾人滿滿關愛下安穩、快樂地長大。對於孩子而言,大人世界的紛爭就留予大人,能夠得到家人的「關愛」比爸媽的「婚姻關係」來得重要得多了。
.

Credit : Iceland Wedding Planner
.
2.
「結婚」不會為這段關係帶來任何的東西,卻也拿不走任何東西
在冰島,情侶「只要孩子不要婚姻」,直接成為父母、略過婚姻形式是常態。冰島這個國家雖小,但社福環境健全,任何父母親育兒所享有的各種社會資源及福利,不會因為你的「婚姻狀態」而有差別待遇,亦不影響與子女在法律上的關係。
舉例來說,冰島擁有這個世界上最友善的育嬰福利制度。無論小孩的雙親是否有結婚,都可以享有九個月的有薪育嬰假:父母各有三個月的假期,剩下三個月再由父母雙方自行調配時間。日後小孩要上學了,學費低廉的幼兒園,也不會成為父母龐大的經濟負擔。
「非婚生子」在冰島同樣能得到法律的保護,自然地,「養育下一代」也不會成為馬上結婚的理由。感情穩定,卻絲毫沒有結婚打算的人滿街都是。有的人一輩子生活在一起,一起生兒育女,一起慢慢變老,卻從來沒有結婚。
.

Credit : Stefán Pálsson
.
3.
社會風氣及家庭觀念開放,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狀態的權利
在這個世界上最「女權主義」的國家裡,女生奉行自由、自主、自信。她們就算有了孩子也會選擇繼續工作,在職場上冰島也能落實男女「同工同酬」。冰島女生個性獨立、經濟獨立,不存在一方依附一方的觀念。因此「婚姻」對於她們來說,並不像亞洲社會經常講的,是對女性的一種「保護」、「保障」。
此外,許多冰島的男男女女深信,愛情並不等同於婚姻、婚姻並不是對愛情的承諾。婚姻不就那樣,一場婚禮,一張白紙,一枚戒指。你不會因為結了婚而更愛或不愛對方,那麼婚姻跟愛情看起來實在是沒什麼差別,又何必大費周章去籌備這場婚禮、去舉辦這個儀式? 冰島人專注於愛情和關係本身,而不是它外在的表現形式。生活過得好,過得快樂才是要緊!
.

.
冰島人居住在一個微小而安全感十足的環境裡,寬容的社會態度,讓每個人都享有高度的自由,每個人都能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。在冰島,婚姻不是「必經之路」,而是一種「個人選擇」。冰島沒有「剩男」、「剩女」一詞,沒有來自長輩的催婚壓力、也沒有人會問你為何都這把年紀了還單身。在這裡,你可以自在做自己。
.

.
4.
「沒有伴侶、卻有孩子」的單親媽媽,也可以翻轉幸福
回到本文一開始就提到的,冰島非婚生子女的比例為全球之冠。 71.2 %的冰島非婚生子女中,其中又有 14.8% 的冰島嬰兒,是在爸爸媽媽既不是戀人、也沒有同居的關係下而誕生。在世界很多地方,這類型的單身母親都被視為一個不光彩的標籤 ; 然而在冰島,她們一點也不需要為了自己的身份感到尷尬或可恥,多數人也不曾為她們的決定感到後悔。
這些「沒有伴侶、卻有孩子」的單親媽媽,在冰島的社會是普遍被接納的。少了道德審判、多了社會的接受與關懷,單身媽媽在冰島不被視為是弱勢族群,大眾也不賦予她們被拋棄的可憐形象。如果爸爸因故沒有參與小孩的撫育責任,單身媽媽們可以獲得政府的各種津貼和幫助。如果媽媽想要繼續進修,在冰島的大學校園裡,也設有日托中心,可以讓媽媽們安心上課。
冰島的單身媽媽雖在物質與精神上普遍較沒有困擾,然而這不代表育兒就是件輕鬆的事。加拿大籍華裔攝影師 Annie Ling 在她造訪冰島的日子裡,拍攝了一系列故事性強烈、情感成分濃厚的作品。照片裡的冰島單身媽媽們,堅強、獨立,帶著孩子在日常生活中,辛苦並快樂著。她們驕傲地向自己以及所有人證明:老公不是必需的,單親媽媽也可以很幸福。
橘黃的燈光下、餐桌上與孩子們的低笑淺談,或者釋放心情自由地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,才是冰島人心目中完美生活的詮釋與意義所在。在冰島,婚姻不是幸福的絕對配方 ; 幸福,是藏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裡。
.
﹝ Let’s get connected! 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