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島最獨特的一道風景線:被遺落在世界盡頭的飛機殘骸

在冰島南岸一片荒蕪而粗獷的 Sólheimasandur 黑沙灘上,佇立著一架大名鼎鼎、飽經風霜的飛機殘骸。這架曾經屬於美國海軍的飛機,如今已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空殼,遺世獨立地被遺棄在一片火山黑沙漠中,任由海風吹襲。飛機上的油漆與文字早已被風沙磨蝕,空蕩蕩的機艙裡積滿了砂礫,幾根外露的電線、殘破粗糙的機身,繼續忍受著時間的打磨,見證每日的潮起潮落,也默默地等待著每一位慕名而來的遠方旅人。

經歷了近半個世紀的滄海桑田,本就不完整的機身變得更加千瘡百孔,金屬線條在黝黑黑沙的映襯下更顯淒美、神秘與震撼,完美詮釋了冰島的蒼涼與孤寂,與一種末日將至的異世感。

究竟一架美軍的飛機為何會出現在冰島的上空?飛機又是如何失事的?空難是否有造成人員傷亡?事件發生當下是否有民眾目擊?飛機的尾翼為何不見了?冰島著名飛機殘骸的背後,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小故事,這篇文章為你詳細道來。

.

.

.

01. 事件背景

北大西洋公約組織,簡稱北約,是二戰結束後,歐洲及北美洲等國家為實現防衛合作而建立的國際組織。組織的宗旨,是「集體防禦」:凡有北約成員國遭受武力攻擊時,其他的成員國必須作出即時反應,也就是各國的軍隊將自動參戰。北約於 1949 年成立,在芬蘭於 2023 年 4 月 4 日加入北約後,目前一共有 31 個成員國。毫無疑問,北約中軍力最強的當屬美國,至於冰島,則是唯一沒有常備軍隊的成員國。

冷戰期間,由於時局動盪不安,冰島開始思考並尋求安全保護傘。1949 年 3 月 30 日,冰島國會以 37 張同意票,13 張反對票,跟隨丹麥與挪威的腳步,正式申請加入北約。儘管冰島以不建立軍隊作為要求加入,卻仍獲接納,主要原因在於冰島對美國來說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。

孤懸於北大西洋中間位置的冰島,向東(及東南)是歐洲、俄羅斯,向西(西南)是格陵蘭、加拿大、美國。由於地處蘇聯進攻北美大陸的海、空通道上,地理位置使冰島成為美國前沿防禦的重要前哨站。

美軍在冰島凱夫拉維克國際機場的基地標誌

美國在 1951 年與冰島簽訂防禦協定:美國為冰島提供軍事防衛,冰島則為美國提供設施與土地,作為其對北約組織的軍事貢獻。美軍從 1951 年開始駐軍冰島,以凱夫拉維克國際機場作為軍事基地,並在全國建立了四個雷達站,保障北約部隊在北大西洋的航空安全。

在美軍駐紮冰島期間,冰島的四個美軍雷達站均有人員值班,美軍會透過運輸機來為雷達站的士兵補給物資。

.

.

飛越在冰島東南部雷達站上方的美軍軍機

.

.

02. 飛機是如何失事的?

1973 年 11 月 21 日星期三下午,感恩節前一天, 一架搭載七名機組人員的 C-117D 美國海軍運輸機正在執行例行任務。在完成運送物資至冰島東南部 Stokksnes 半島上的美軍雷達站後,準備從赫本小鎮 (Höfn) 返回位於凱夫拉維克 (Keflavík) 的航空基地。

.

.

位於冰島西南角 Stokksnes 半島上的美軍雷達站


起飛幾分鐘後,天氣開始惡化, 氣溫驟降至 -10°C,北大西洋的陣風高達每秒鐘 27 公尺,飛機引擎的化油器開始積冰。在經歷了劇烈的亂流後,兩個引擎接連熄火。飛機此時正在 Vatnajökull 瓦特納冰川上方飛行 ( 歐洲最大的冰川),由於濃霧,機組員無法從窗戶看到機翼末端,能見度之差,隨時都有可能撞山。

機長 James Wicke 嘗試重新啟動引擎無果,他設法發出求救信號,並將飛機的控制權交給副駕駛座上的 Gregory Fletcher,一位年僅 26 歲,飛行時數僅 21 小時的受訓飛行員。眼看飛機即將墜毀山區,Fletcher 抓住了操縱桿,讓飛機轉向南方,將他們的路線導向海洋,目的是想嘗試在海上緊急迫降。他計算出,若直接撞向陡峭山壁,他們就會立即死去,但如果在海上進行迫降,還有倖存下來的機會 ── 大海的溫度要讓人體失溫,至少需要超過十五秒的時間,所以他決心冒險一試。

.

.

當飛機終於穿越過厚厚的雲層,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漆黑的沙灘與凍結的河流,一望無際飽經滄桑的荒原,令他們有種飛行在月球表面的感覺。 Fletcher 只花了極短的時間觀察地形,隨後便降低飛行高度,將飛機與海岸線對齊,使用結冰的黑沙灘作為跑道,在滑行了約 27 公尺後,在距離大海前的 6 公尺處,成功設法讓飛機停了下來。

飛機的螺旋槳彎曲,發動機罩被壓碎,油箱破裂,但副機師的「靈機一轉」,扭轉了所有人的性命。鑑於油箱有氣體洩漏,飛機隨時有起火爆炸的可能,還來不及慶祝重生的機組人員,僅從機艙內抓了一個救生包和一台老舊收音機後,立馬打開艙門跳了出去,撤離到荒涼貧瘠的荒野之中等待救援。

機長 James Wicke 在早些時候發出的求救信號有被接收到,因此當飛機在黑沙灘上進行緊急迫降時,凱夫拉維克的海軍基地以及當地的 ICE-SAR 冰島救難隊員都已經展開了救援行動。 機組人員只等待了一個小時,一架來美國空軍搜救直升機就抵達了現場,將他們帶回了基地。醫生替每一位倖存者進行了檢查,機上全員悉數毫髮無傷。

.

.

03. 目擊證人

1973 年 11 月 21 日,一個寒冷的午後,Einar þorsteinsson 正在農場照顧綿羊,他的太太 Eyrún Sæmundsdóttir 與孩子待在家中,她正在客廳裡編織一件冰島的傳統羊毛衫。此時,站在窗邊的兒子指著窗外的飛機大叫,她向窗外望去,看到一架飛機正以驚人的速度從天而降,並從視線中逐漸消失,留下一陣金屬摩擦岩石的尖銳聲音。

待遠方恢復平靜, 二人嚇到說不出話來,對視了幾秒鐘才做出了反應。 先生 Einar 把手中準備要拿來餵羊的一捆牧草丟到了雪地裡,太太 Eyrún 從屋內抓起一條毛毯裹在身上並衝出家門,夫妻倆毫不猶豫地坐上農場拖拉機駛向事發地點。然而,從農場到疑似墜機的地點有五公里之遠,拖拉機行駛到一半就沒油了。他們只能緩慢的步行穿過冰雪,一步一步朝著沙灘的方向走去。

.

.

當年事件的目擊者 Eyrún Sæmundsdóttir (左) 及丈夫 Einar þorsteinsson (右),與他們目前擔任 Vík 小鎮市長的孫子 (後) , 於 2019 年五月的合照。 Einar þorsteinsson 已於 2019 年夏天去世,享耆壽 91 歲。 / Photo Credit : Ásmundur Friðriksson

.

.

Photo Credit : Johny Cook

.

.

04. 冰島救難隊員

當 Gregory Fletcher 正駕駛著 C-117D 飛機遠離冰雪覆蓋的瓦特納冰川時,美國海軍接到了飛機的求救訊號,並立即聯繫了冰島的 ICE-SAR 民間救難隊。根據飛機的速度和高度,搜救中心的調度員估計飛機可能會降落在 Mýrdalsjökull 冰川 (冰島第四大冰川) 和大海之間的某個地方,調度員於是聯繫了位於 Vík 小鎮的救難隊,指揮官 Reynir Ragnarsson 在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已經召集了一支隊伍,大家整裝就緒,開著一輛超級越野車出發去尋找飛機。

.

.

當年參與搜救飛機任務的冰島救難隊成員:Reynir Ragnarsson (右) 與 Þórir Kjartansson (左) / Photo Credit : Eliot Stein

.

當冰島救難隊抵達失事現場時,倖存者已成功被美軍的救援直升機營救走了。他們所面對的,是另外兩位被任命留守在飛機裡的美國士兵。由於士兵拒絕離開飛機,因此 Reynir 主動將移動式的暖氣帶到機艙裡,讓士兵們能夠取暖。不久候,機艙門打開,士兵們邀請救難隊員進入到飛機內品嚐摻了威士忌的咖啡,就此展開了一段難能可貴的友誼。

飛機失事的第二天,飛機的拆卸工程隨即展開 ── 機翼被鋸掉,駕駛艙面板被拆除,引擎被吊出。為了感謝冰島 ICE-SAR 民間救難隊提供的所有幫助,美國海軍向其捐贈了飛機油箱中剩餘的約 800 升汽油, 這些燃料足以為團隊的雪地摩托提供兩至三年的的動力。在所有有價值的東西都被搬走後,美軍將空殼飛機遺留在黑沙灘上後就離開了。

.

.

飛機緊急迫降後隔日所攝的照片 / Photo Credit : Þórir Kjartansson

.

.

05.「後院」裡的飛機

當 Einar 和 Eyrún 徒步抵達墜機現場時,機組人員已經獲救,夫妻倆沒多想就回家了。他們以為軍方終究會回來將剩餘的飛機殘骸帶走,只不過事與願違。由於維修費用與回收成本過高,美軍僅將飛機上有用的部件拆除,飛機外殼就一直被廢棄在原地。

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,Einar 不確定該如何處置他們家族新繼承的這架 C-117D 運輸機。 由於無法將其拖走,他乾脆將飛機用來儲放漂流木,還邀請了幾位朋友來這裡練習打靶,這導致飛機外殼有幾處非常明顯的彈痕。後來,飛機殘骸甚至成為烏鴉的家,牠們開始在駕駛艙內築起了巢。

日子久了,Einar 逐漸淡忘自家後院還有一架飛機殘骸這件事,讓其寂靜地留在黑沙灘上接受時間的風化。Einar 從未詢問過美軍或是冰島政府,是否會來把剩餘的殘骸給清走。多年過去,飛機殘骸依舊孤單地佇立在外星球般的黑色荒原上,成為冰島自然景觀的一部份。

.

.

1980年11月,事件發生七年後的飛機樣貌 / Photo Credit : Eggert Norðdahl

.

Photo Credit : (L) @max_de_fotograf / (R) @hermanff

.

06. 殘骸的爆紅與成名

由於飛機殘骸的所處地理位置非常隱密,一直不為世人所知。 直到 2007 年,一部講述冰島著名後搖樂隊 Sigur Rós 的紀錄片《聽風的歌(Heima) 》上映。

Sigur Rós 樂團在 2006 年夏天結束一年的世界巡迴演唱之後,選擇回到家鄉冰島,舉辦一系列的免費演出,在城鎮、廢墟、草原、工廠等演奏起他們的絕美樂音,紀錄片《聽風的歌》,用唯美的鏡頭和直擊靈魂的音樂,記錄著這一場洗滌心靈的歸鄉旅程。這部紀錄片除了看到 Sigur Rós 樂隊創作的初心,也揭發了冰島風光中許多不為人知的另一面,其中包含了在當年還默默無聞的飛機殘骸。

在此之後,越來越多的攝影師來到冰島拍攝這架飛機殘骸,這裡甚至被 CNN 評選為全球最佳婚紗照拍攝地之一

.

.

Photo Credit : (L) Mikko Lagerstedt Photography / (R) @farazrazz

.

2015 年,加拿大歌手小賈斯汀 (Justin Bieber),在冰島拍攝 《I’ll Show You》的歌曲 MV, 一幕在飛機殘骸上溜滑板的畫面,至今在 Youtube 已累積五億次觀看,也讓這架飛機殘骸從此紅遍網絡。

經過四十多年的風吹日曬雨淋,這架被美軍遺棄的飛機殘骸,重新回到世人的目光之中。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,紛紛慕名來到了 Einar 的農場尋找飛機殘骸。哪怕來回要在荒蕪的黑色沙地中走上八公里的路,也毫無動搖心意執著的旅人。

隨著越來越多觀光客紛至沓來,這裡不僅規劃出專屬的徒步道路,前往飛機殘骸的付費接駁車也於近年問世,成為人人爭相朝聖的一處熱門旅遊景點。

.

.

Photo Credit : (L) @viajaentusofa / (R) pictu_art

.

07. 失事的飛機類型

這架在 Sólheimasandur 黑沙灘上的飛機,其類型在許多網路文章中被稱為 DC-3,但其實並不完全正確。事實上,為了加強著陸以及飛行的穩定性,這是一架由民用道格拉斯 DC-3S 客機改裝而來的軍用運輸機,並於 1962 年被重新命名為 C-117D。此架飛機的編號 17171,也在事件之後被註銷。

.

.

此架飛機的原貌

.

.

Photo Credit : Dalibro H

.

08. 並非唯一一架在冰島失事的軍機


儘管這架飛機殘骸已經在全世界聲名大噪,但很多人不知道它其實僅僅是在冰島墜毀的眾多飛機之一。 根據美國空軍和海軍的公開軍事記錄,僅 1941 年到 1973 年,冰島就發生了 385 起美國軍事航空事故。

冰島擁有地球上最不穩定,且極端惡劣的天氣,連續 33 年,每 31 天就有一起事故發生,使冰島成為美國軍用飛機名副其實的百慕達三角洲。

.

.

少了尾翼的 C-117D 飛機殘骸

.

09. 失蹤的尾翼去哪了?

細心的讀者應該有發現,在冰島南岸 Sólheimasandur 黑沙灘上的 C-117D 飛機殘骸,一直到80年代尾翼都還是存在的,為何之後就不見其蹤影呢?

C-117D 飛機失事的僅一個半月後,惡劣的天氣又讓一架美國同款飛機,自冰島東南部 Stokksnes 半島上的美軍雷達站起飛後不久,墜毀在一塊私人土地上。由於從來沒有人聯繫過地主 Helgi Jónsson 說要清除失事的飛機殘骸,多年過去,他與他的朋友一直將它用作河岸邊的漁屋。

1994 年,Helgi 想把飛機改造成一間住所,唯一的問題是飛機少了機尾。 於是 Helgi 開車到 Einar 家敲了敲他的門。

Einar 毫不猶豫地讓 Helgi 駕駛起重機和拖車到他的沙灘上, 鋸掉 C-117D 的尾翼 ,然後把它載回自己位於東南部的家。 Helgi 將他鋸來的尾翼結合到飛機機身,並在上面塗上白色油漆。如今這架飛機殘骸仍然被當作家族的度假小屋在使用呢!

.

.

使用兩架失事飛機所改建而成的度假小屋 / Photo Credit : Ruud Leeuw

.

飛機的改造故事被刊登在 2002 年的冰島雜誌中
( 點圖可放大 🔍)

.

.

Let’s get connected!